首页

中国女王免费版

时间:2025-05-30 01:59:58 作者:中高考倒计时 多地发布“禁噪令” 开启静音护航模式 浏览量:71221

2025年中高考即将到来

为给广大考生营造

安静的复习、休息和考试环境

多地发布通知启动“静音模式”

为考生开启

静音护航

  上海

  上海市发布通知要求:

  高考、中考复习迎考和考试期间(5月31日22时起至6月15日6时止),上海市范围内禁止涉及产生噪声污染的夜间建筑施工作业。

  高考(6月7日至6月9日)及中考(6月14日至6月15日)考试时段,禁止考场周围100米内昼间建筑施工作业。

  各区生态环境局应提前告知辖区内的建筑工地合理安排工期,做好停工准备,上述时段内一律不办理夜间施工证明。

  通知还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应在考试时段内加强考场周围建筑工地的巡查,加强对违法施工行为的查处力度。

  广东广州

  广州市印发通知要求:

  自6月1日起至高考结束,全市500米内有住宅楼等敏感建筑物的房屋建筑工地自22时至次日7时一律停止夜间施工。获准夜间作业的省、市重点工程须制定专项降噪方案,采取低噪声工艺、隔音屏障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噪声影响。

  高考期间(6月7日至9日),全市所有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工地须严格落实“静音模式”,全天禁止开展产生噪声、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对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助力“平安高考”。

  山东济南

  济南市发布通知,要求自6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严控各类噪声源。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中午12时至14时、夜间20时至次日6时,所有在建工程不得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

  高考考试期间(6月7日至10日)和中考考试期间(6月13日至15日),在居民区、距考点500米范围内的在建工程,停止一切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工程抢修、抢险除外)。

  加强对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的监管,严禁工业企业超标排放噪声,杜绝在居民区、文教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居住区内从事严重干扰居民正常休息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噪声扰民的,依法依规调查处理,并加快解决。

  山西太原

  太原市发布通知要求:

  6月1日至6月22日禁止特定时段的夜间施工、高音广播喇叭等行为。禁止城市建成区所有建筑工程在高考、中考期间夜间(22时至次日6时)施工作业(抢修、抢险、应急作业工程除外)。

  2025年高考日(6月7日、8日、9日)、中考日(6月20日、21日、22日)全天禁止在市区各考点周边实施下列行为:

  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包括拆迁施工作业)和建筑物内装修作业;

  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音响器材;

  机动车鸣喇叭;燃放烟花爆竹;其他产生噪声污染干扰周边环境的行为。

  江苏南京

  南京市发布通知要求:

  2025年6月2日至9日、6月18日至22日为中高考时期噪声管控时段。

  6月2日22时至9日6时、6月18日22时至22日6时,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午间(12时至14时)和夜间(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建筑施工单位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

  高考(6月7日至9日)及中考(6月21日至22日)考试期间,严禁考点周边500米范围内各类高噪声施工作业及其他固定源噪声污染。

  6月7日22时至9日6时、6月21日22时至6月22日6时暂停审批考试期间的夜间施工申请。

  浙江杭州

  杭州市发布通知要求:

  2025年6月1日22时至6月10日6时、2025年6月15日22时至6月22日6时、2025年12月31日22时至2026年1月8日6时,市区所有建筑工程在中高考期间夜间禁止施工作业(除抢修抢险工程外)。

  2025年度高考(含选考)日(6月7日、8日、9日、10日)、中考日(6月21日、22日)、学考日(7月5日、6日)、2026年选考(含学考)日(2026年1月6日、7日、8日)考前半小时至考试完毕,市区各考点周边禁止实施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包括拆房施工作业)和建筑物内装修作业;禁止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音响器材;禁止机动车船鸣喇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四川成都

  成都市发布通知要求:

  每日22时至次日6时,严格限制建筑施工噪声干扰学生学习,禁止夜间建筑施工产生噪声。禁止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施工(工程抢修、抢险作业除外)。

  考试期间(高考6月7日、8日,中考6月13日、14日),全天禁止全市考点周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混凝土浇筑和电锯、切割机等易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

  严格控制城市区域内机动车辆喇叭噪声(救援车除外)。

  2024年6月1日至6月14日执行。

  福建福州

  福州市发布通知,要求:

  5月23日至6月21日18时,在市、县建成区及其他区域的中学学校周边实行中考、高考期间噪声严管。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达标排放。

  5月23日至6月21日18时,停止开具夜(午)间施工证明(抢险、抢修工程除外)。所有在建工地禁止在12时至14:30、19时至次日7时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施工作业应主动采取措施加强施工噪声控制,防止中考、高考期间噪声扰民。

  5月23日至6月21日,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禁止在12时至14时30分、18时至次日8时从事产生噪声、振动的室内装修活动。

  6月7日至6月9日、6月19日至6月21日中考、高考考前半小时至考试完毕前,全市各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禁止一切建筑施工作业;各考场周边150米范围内禁止鸣喇叭、吹号、广播、燃放鞭炮、装修等活动。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个人,相关噪声污染管理、执法部门按职责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将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予以制止。

  江西南昌

  南昌市发布通知,要求:

  中高考期间,各考点、初高中学校和居民区周边500米范围内,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工程抢修、抢险除外)。

  “静音”期

  (5月31日18时至6月6日0时、6月9日18时至6月16日0时)

  午间(12时至14时)和夜间(22时至次日6时)禁止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抢修、抢险除外),各县(区、开发区)及湾里管理局暂停办理夜间连续施工证明;

  禁止机械加工、金属切割、装修及装卸作业;

  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音响器材进行高音量娱乐活动;

  禁止商业场所使用高音广播或持续高噪声广告宣传;

  禁止机动车、船舶鸣笛等交通噪声;

  其他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活动一律禁止。

  噪声特别严管期

  (6月6日0时至6月9日18时、6月16日0时至6月19日18时)

  全天禁止建筑施工作业(工程抢修、抢险除外);

  全天禁止机械加工、装修等高噪声作业;

  全天禁止公共场所高音量娱乐活动;

  全天禁止商业高噪声广告宣传;

  娱乐场所需采取降噪措施,违规者将被责令停业整改;

  全天禁止机动车、船舶鸣笛;

  其他噪声污染活动一律禁止。

  安徽合肥

  合肥市发布通知要求:

  6月1日至6月16日为高中考“禁噪期”,市区噪声敏感的居民集中区域内,禁止午间(12时至14时)和夜间(22时至次日早晨6时)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

  高考三天(6月7日至9日),中考三天(6月14日至16日),白天距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禁止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禁止产生噪声污染的商业、歌舞娱乐等活动。

  陕西西安

  西安市发布通知,要求5月22日至6月23日高考、中考期间:

  禁止夜间(22时至次日6时)进行施工作业。

  禁止在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之间及高考、中考日全天,在居住区内进行产生噪声、振动的装饰装修作业。

  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6月21日至23日中考期间,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禁止进行施工作业,严禁机动车鸣笛和其他各类产生噪声扰民的行为。

  海南

  海南发布通知要求:

  5月22日至6月10日期间,全省居民区、学校周边、混杂区作业的建筑工地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严禁在12时至14时30分、22时至次日6时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禁止在12时至14时30分、18时至次日8时从事产生噪声、振动的室内装修活动。

  6月7日至10日全天,全省范围内所有高考考点周边2公里内禁止建筑施工作业,包括家庭装修施工作业。

  对违反规定造成噪声污染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从重从严惩处。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1335万人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7日9时至11:30语文

15时至17时数学

6月8日9时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时至17时外语

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一般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让我们共同遵守文明行为

为考生们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高检:努力为被害人撑腰、坚决向网暴者亮剑

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两国铁杆友谊深厚,堪称中国同欧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战略引领下,中塞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两国政治互信牢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在多边领域协调紧密。中塞合作强劲有力,符合双方长远利益。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8年再次访问塞尔维亚。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就中塞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探讨提升中塞关系定位,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中塞关系提质升级不仅将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也将增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带低压在台湾海峡生成 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自然风光雄奇壮丽。中秋、国庆假期伊始,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金塔胡杨林、张掖七彩丹霞、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等多个丝路沿线大景区游客盈门。据了解,长假首日,敦煌六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58.45%。

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举行

未来一周,区域大气扩散和湿清除条件较好,无持续性霾天气。此外,25日夜间至26日上午,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

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法律合规部总经理徐海鹏被遣返回中国

2023年7月底8月初,华北地区极端降雨,引发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天津东淀蓄滞洪区大片土地被淹。2024年2月1日,习近平在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考察时,同村民杜洪刚一家人亲切拉家常。他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北京将打造绿色智慧高效用能体系

“启运!”7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同哈总统托卡耶夫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了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仪式。11年前,正是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如今,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